近期,再生铝主产区之一的云南省为解决地区电力紧张,大概率会协调降低西电东送的量级;同时,压低部分行业的电力需求。上周末,云南地区铝企正式接到减产文件,省内电解铝除文山某铝厂外,其他铝厂均有限产要求。预计减产量在15万-20万吨,运行产能将调降至350万-370万吨。
有专业人士按云南省铝产量理论折算,此次减产总规模或达67-80万吨左右。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年后铝累库攀升,但近日受铝价偏低刺激,下游备货积极、需求较大,出库量大增后显著高于入库量,随着减产落地,近期铝业累库放缓或将出现拐点。
众所周知,电力和政策影响是决定铝价走向的几大重要因素之二。采购蜂注意到,受此消息影响,2月21日铝板块开盘就迎来“开门红”!
云南电力短缺为何会对铝价影响如此之大呢?
采购蜂了解到,云南作为我国第二个水电大省,2019年全省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产业超过烟草,成为省第一支柱产业。云南水电装机量占比超过70%,水利发电量占比80%,而丰水期水力发电占比可达到90%,且超半数电力外送,降水少直接造成电力短缺。
此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电解铝产能呈现了向水电丰富地区转移的趋势。截至2021年底,按电解铝产能指标统计,云南省已跃居全国首位。截至目前,云南省“铝原料—电解铝—铝加工—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全产业循环链蓝图正在稳步推进,铝行业正全面加速完成绿色转型。
采购蜂了解到,今年1月份国内电解铝产量341.8万吨,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6.7%。日均产量环比下降642吨至11.03万吨/日。其中,1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回落主因2022年12月至今年1月份贵州电力紧张,省内电解铝经过三轮限电减产。1月底运行产能较2022年11月底下降76万吨,较12月底下降31万吨。
铝供给端产量减少,产能过剩的平衡已被改变!相反库存拐点出现,累库结束!据上海有色网2月16日统计,国内电解铝锭社会库存为121.6万吨,较上周库存略增2.6万吨,较本上周一库存量减少0.2万吨。较去年2月份历史同期库存增加17.7万吨。较春节前1.19号库存累计增加47.2万吨。电解铝锭库存本周出现库存拐点,本周四库存较周一相比已出现降幅,且环比上周来看,库存虽仍有增幅,但增加幅度明显放缓。且铝棒库存已出现连续两周开始降库,本周最新库存20.23万吨,较上周四库存下降1.21万吨。
再看看需求端,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在不断攀升。其中,1月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6.8%,较2022年1月19.4%的渗透率提升7.4个百分点。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5.7%,较2021年1月17%的渗透率提升8.7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断出,轻量化趋势下新能源汽车铝制零部件需求量大幅增加!铝合金在车身渗透率及新能源车渗透率二者的快速提升加速汽车用铝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铝消费占比全球60%左右的国家,我国多方面需求将成为拉动全球铝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地产“三支箭”等政策令地产消费预期边际好转,“保交楼”有望带动竣工端铝消费见底回升。光伏装机蓬勃发展,光伏铝边框以及铝支架同比有望继续上量;电网基建托底,特高压高增速有望带动铝需求。
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球原铝产量为583.6万吨,去年同期为564.8万吨,前一个月修正值为587.0万吨。1月原铝日均产量为18.83万吨,前一个月修正值为18.94万吨。预计1月中国原铝产量为344.0万吨,前一个月修正值为348.0万吨。
采购蜂认为,在我国持续出台各项经济刺激政策下,今年我国经济有望走出正增长步伐,带来需求弹性。供需格局改善之下,氧化铝、火电成本、阳极等影响电解铝成本的主要因素均存在一定回调空间,全年原铝生产成本中枢有望下移,电解铝盈利有望迎来修复,铝配置价值提升,铝价获将迎来涅槃重生!后续预计国内铝价将维持在18200-20000元运行区间内。